514.第514章 偶遇(1 / 2)

第514章 偶遇

辛屈是了大力气,才算是让这些家伙安静下来。

“现在产能有限,造价昂贵,想要将价格打下来,估摸得有个十年,才能将生产技术初步优化完毕。

而且这玩意儿很消耗钢铁,哪哪都是拖累。”

辛屈跟众人说着:“所以,一张纸定价为一斤粟,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因为辛屈给他们看的纸张大小,只有十六开。

而根据辛屈所写,十六开差不多就写三百字上下。

而且不能双面,因为现在的技术限制,油墨会透过去,只能当单页纸来用。

不过辛屈这边倒是乐呵呵的弄了点红色的颜料,在背面写了注释,勉强能在字缝之中,再填上百五十个字。

相当于一张纸,能容纳四百五十多。

这样可比同样一卷竹简便宜多了。

同样容纳量的木牍,那造价差不多就是三十斤粟,但要是上竹简,那价格嗖的一下,就得到一百斤左右。

学富五车,有些时候也不见得是炫耀知识储备的,更是炫耀财力的。

“可以。”巫们还是答应了下来。

“好。”辛屈放下十六开的纸,然后拿起了一张大的,“这叫宣纸,是我之前试作的一个品类。能用来画画,当然现在产能不纯熟,这玩意儿容易在下笔的时候沤烂,需要迭代。

方向已经找到了,但就是需要时间。

作画极其合适。”

辛屈拿着狼毫笔,稍微沾了点墨水,然后轻轻抖动一二,将墨珠扫到画上,接着将墨珠拉出来,快速晕染在画面上。

虽然没学过画画,但发挥想象力,弄一副山水画,还是可以做到的。

“层染云青天在案,深幽阔峦岭在前。

不是无心守章疏,只道声罄仙人去。”

一幅画完了,辛屈又是题诗,又是落款,玩得不亦乐乎。

“雅!”

不少人竖着大拇指对辛屈赞扬。

还真别说,虽然画画功底不咋滴,但配合题诗来看,还是能看出来个所以然来的。

辛屈让人挂在屏风上晾干,然后与众人说:“除了用来画画,还能用来记录总结,未来或许能将自己的经验记载,流传给子孙后代也说不定。”

巫们眼前一亮。

少数几个是没有结婚的,但大部分巫还是有子嗣的。

但又因为现在是爵位体系,爵位虽然可以传承,但更多还是要靠自己往上爬,不然未来犯了错,爵位也就会被撸下来。

辛屈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从一开始他就将爵位作为冲抵罪责的工具,虽然不可避免培养贵族阶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爵位的世袭罔替。

这对于现在混乱的部落时代来说,爵位等级等于一定程度的整合,大量的资源可以被调动集中,对于同时代来说,就是降维打击一样的存在。

总而言之,纸的出现,将会极大加快知识普及。

只是在普及知识之前,辛屈还是觉得应该先订本一套正统。

历史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那五千字的道德经,论语什么的,都是华夏知识的载体。

“行了,大体就是这样。”见情况差不多了,辛屈继续说道,“宣纸可以预定,价格不便宜就是,你们到时候跟火老报备,集中采购就行。”

“现在也没什么事情了,你要是忙先回去吧。出去有一段时间了,我想昌平的章疏,应该堆积如山了。”辛火提醒了一下辛屈。

辛屈显得头疼。

难怪早期的时候,会先弄出宰执然后发展成丞相制度,现在自己一个人都得忙要死。

更何况之后地盘更大,人口更多呢?

再等等,过几年第二代开始走上台前,就能开始梳理内阁体系了。

自己也能轻松很多。

离开了太史的地盘,辛屈走在久违的街上。

不少人看到他,都是小心的打招呼和行礼,已经没有了往昔见面时的亲密感。

加之昌平城如今正统有辛氏的人口,只剩下老弱,青壮不是在军中,就是在地方任职,阶级已经开始分化,大家伙都趁着这些年的风口起飞了。

所以在城内能看到的青壮,辛屈多是不认识,或者不熟悉,只是单纯见过几面。

“呀,小心点!”

就在辛屈路过一个巷口的时候,一个娃娃颠颠跑着,结果一个没注意,扑的摔在地上,然后哭得稀里哗啦。

辛屈赶紧给他拉起来。

“王德……”一声紧张的叫声传来,辛屈微微抬头,就看到了一个脸上带着奴印,却显得肥硕粗壮的女人。

“北伯!”女人小心的行礼。

辛屈只是看了一眼她的腰间,是一块五级归化人的牌子。

将孩子递给她之后,又多看了两眼,恍然道:“伱是不是那个……那个……”

“是,奴就是您当时保下来的奴隶。”

这个女人回答。

她就是当时辛屈确定奴隶可以归化升迁前,让奴隶们票选出需要处死的“罪人”。

让奴隶们感受到了权力,从而吸引他们不背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