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第492章 铁器带动的生产效率(1 / 2)

第492章 铁器带动的生产效率

送走了子颂他们之后,辛屈这边又忙了起来。

夏秋之际,容易有台风吹来的雨云,所以南方现在是大雨倾盆,而北方则是常见骤雨。

不过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很容易造成内涝。

给施工上强度。

辛屈看着拿着铁质铁锹的归化人们忙活。

现阶段的器具有限,之前是使用石质工具,但伴随着平谷那边的钢铁冶炼走上正轨,铁质农具正式开始走进工地。

看着雨中忙碌的人们,辛屈知道再过一段时间,工程进度也就能提振。

不过,炼钢太过消耗人力和运力。

人需要采矿,哪怕辛屈知道用木头做梁架结构支撑矿道。

但伴随着开采的深度加剧,很容易导致矿道塌方。

而且冶炼铁除了铁矿之外,还需要弄来木炭或者煤。

木炭还好说,之前辛屈放火烧掉的林子,直到现在还能去采伐烧炭。

可煤就完犊子了。

这玩意儿需要炼焦,需要单独做炉子,最后通过马车运来。

以至于现在的冶炼成本几乎是高出天际的。

可那又能怎么样?

铁,很重要的!

“北伯,锯子。”

辛屈被叫了一声,然后看向送来的手拉锯,很长。

他的眉头微微一扬,接过来之后,就拿到了木工地盘。

然后让人搬来了一根圆木。

接着喊来一个人一起拉,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整根圆木片成八片长条。

“嘶——”

看到这一幕的人,无不震撼。

以前砍树出了名的费力,木头想要削得规整,更是需要费更多时间去劈,然后再去削与磨。

想要快速片成厚薄统一的东西,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现在,一把锯子,就能将一根大木削好。

这样一来,之前造船担心的龙骨乃至水密隔舱的设计,就可以拿出来了。

辛屈看了一眼楼船的模型,决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

榫卯、拼接龙骨、还有船帆。

同时,这些锯子,还能用来打造木质零件,尽快完成立式风车、龙骨水车、筒车等等普及。

“按照流水线的要求来。”

辛屈喊来通县本地木匠负责人交代道:“成立一个木材加工坊,专门生产厚薄大小固定的基础木板。

然后我会命人在这些木板的基础上去生产其他必需品。

如果需要特殊零件,让他们单独去造。

还有就是造船的木头,需要提前阴干。

至于烘干房……到时候你将锯末集中起来,我先尝试设计一个用来烘烤肉干的烘干房。”

辛屈定下规矩。

标准化是人力不足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的应对。

虽然这可能导致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因为尺寸、厚薄等等原因,变得刻板、无法百分百应对所有情况,甚至可能让你强迫自然环境适应你的产品,从而造成额外的建设成本。

但,胜在一个生产效率的快速。

辛屈跟着看了半个月,一堆合格的木板就被拉走。

“走吧。”辛屈喊了一声最近被他带在身边的妟淮。

这一次妟鸠出事,妟鸠也有点担心他可能随时没了。

于是请辛屈能多教教他的儿子。

辛屈也没拒绝,所以妟淮就跟着辛屈看了半个月的锯木厂。

总之,各个接着根据尺寸,来到各条零件流水线上。

有人拿着锯子切割齿轮,有人拿着锉刀打磨,还有人根据零件尺寸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丢进丢进篓里,合格的最后通体零件汇总到一起,打包装车,拉去目的地。

然后到了外边,风车零件立刻被组装起来。

大量的榫卯被应用,木槌敲击声不绝于耳,最终一座座风车成为动力源,带动沼泽边缘的龙骨水车,不断汲水排涝。

奴隶们下水,用渔网去将本地池塘的鱼全部一网打尽。

接着鱼汇总进入一条单独的水渠,这水渠里的水,全是来自龙骨水车。

鱼在渠内,顺着水流,很快游到了目的地。

一个水塘。

水塘里随处可见活蹦乱跳的鱼。

然后,水塘的两侧,是一座座水塔。

伴随着水塔蓄水满了漏出来,负责看顾水塔的老人赶紧拉开闸门。

水冲下,将泄水口的水排带动,水排又把链接的龙骨水车带动。

这架龙骨水车是特制的,长二十米,宽一米二,直入水塘。

伴随着龙骨叶转,水塘里的鱼立刻卡在叶间,就跟传送带一样,带入高出两米多的杀鱼工坊。

工坊内,有一个小水池。

鱼到了这里立刻巡游,先过沉淀池,再过清水池,然后进入待载池。

泥沙这个时候基本被冲干净了。

接着奴隶伸手抓鱼,拿起边上的木棍敲晕鱼,去鳃、刮鳞、开膛破肚。

鱼肉丢进身后的另一条龙骨水车内。

当这架水车转动,鱼肉被带到坡上。

坡上的人将鱼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