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第479章 不一样天津(1 / 2)

第479章 不一样天津

刚下天津。

子颂就感觉到了不一样。

他看着四周忙碌的,带着脚镣的人奴隶,正在艰难的挥舞锄头,将河道挖深拓宽,然后还把一些河道周围加上草裹泥堤。

并且将北方运来的一船船土石,堆在入海口,将入海口垫高出一个河口冲沙,防海潮侵入的入海口。

只要完工,天津附近的土地,也就不用担心海水倒灌的盐碱化,海河流域的泥沙也能从天津冲出去,不断往东拓展陆地。

“王子颂!”见到子颂来了,齐方的长老微山舟赶来。

这半年他被辛屈安排在天津呆着,辛屈压根没有心思招待他,因为他除了弹压草原部落之外,就是抓紧测绘海河流域的绝大部分河道,然后将万余人力分别安排出去,其中一部分开始挖掘通州——天津的主干道,准备作为之后整个北平地区沼泽的泄水之地。

他要在三年内,将北平立起来,往后迁都北平。

昌平虽然是地理位置绝佳的地方,但并没有办法兼顾东西发展。

而北平位置就不错,虽然现在大部分都在沼泽里,但只要开发起来,光是在营缮过程中的水利建设,就能同时圩出大片的耕地。

五年内,努努力,将整个海河流域的主干道梳理完,就能容纳三十万以上的人口。

之后生产力再上来,只要天气允许,未来更是不可限量。

当然相关的举措,辛屈肯定不给南方来的势力轻易看到,更要趁此机会,要南方的大邑商给更多的资源。

“那么你派人谈得怎么样?口风探出来了吗?”

子颂看不断挖掘的土堆堤坝,几千人同时劳作,有点惊讶。

但看到不远处挂着的芋头粉丝,以及各种晾晒的腊肉,也能感觉到有辛氏的不同。

“有辛氏缺人,正在南北各地买奴隶。”微山舟想了一下对子颂说。

“有多缺?”

“我问过了一下,有辛氏说,齐方如果能直接提供五千青壮奴隶,他就能立刻谈判。”微山舟这话一出来。

子颂脸颊抽搐了两下:“五千!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

五千青壮奴隶,都足够创建一个公族大氏族了。

以前大邑商对外征伐,经常是打了三年,就只能带回五千奴隶,还老弱妇孺都有。

“派人去给有辛氏送信,就说我亲自来了。来给他册封燕方,请他担任大邑商的北伯。”

子颂说完,微山舟的眼睛都直了:“燕方?北伯?”

“嗯,他的实力,毋庸置疑。上次王被浊氏撺掇昏了头,所以这一次给他北伯之位,也算是补偿。”

子颂只是说补偿,但也没认错,然后看向后边抵达的鲁父与辛丙:“他俩你也带上。”

微山舟认识鲁父,但不认识辛丙。

不过看能被带来,只怕也是跟有辛氏有所沟通的存在。

想到这里,他应下,然后提醒子颂道:“王子颂,咱们在有辛氏的天津县周围的活动范围,只有直沽水两畔二十里地,不能超过这段区域,否则有辛氏会抓人去干活。

如果真的想要去四方游逛,需要进天津县,问本地的县令申请路引。”

“路引?那是什么?”

“有辛氏的一种新制度。”微山舟解释道,“有辛氏西征回来之后,为了解决各地发展的问题,下令将地方设为县、乡镇、村社。

所有人都列入户籍管理。

县主官为县令、县丞、县尉。

县令掌政财、县丞掌刑罚、县尉掌兵马。

然后还有吏、户、礼、兵、刑、工、农、商、医九房主簿配合。

县令直管吏户农。

县丞直管礼刑商。

县尉直管兵工医。

其中,有辛氏中枢的那几个长老,即冢宰督诸县吏房、司徒督诸县户房、宗伯督诸县礼房、司马督诸县兵房、司寇督诸县刑房、司空督诸县工房、司农督诸县农房、典客督诸县商房。

也就是说,诸县一边要配合县令、县丞、县尉治理地方,同时也要配合中枢,上报本地情况,协调上下关系。

然后就是乡镇的:乡长、镇长。

其中,乡为氏封,下属由里长、保长、捕长三个家臣负责,可以由乡长上报册封,并且允许更换,如果治理能力不错,可以中枢会简拔。

而镇则是由县督管,下设坊长、亭长、警长。

这三个包括镇长,则是可由县令督管本地吏房直接任命调整。

而这九房主簿,则是中枢调任,听说是考学出来的。

具体怎么执行咱们也不知道,只是听说这一次大部分的官员,都是直接从昌平学校里调出来的。

很多都是十几岁的小子。

然后就是村社,村长是氏封自治,社长则是庶民中选拔与推举三老,然后县令册封。

通过这个方式,有辛氏在昌平、营阳、滦平、遵化等基础上,新增了房山、北平、通县、天津四个县,并且将本次出征有功之臣进行了安排。

但他们都是代理居多,需要等今年年末,初步完成地方区划之后,再进行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