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子和:知道你很急,但(1 / 2)

第325章 子和:知道你很急,但——

“意见箱?他们意见大!还是我意见大?旬!你就不能出点好用的主意?”

正在忙着要求王畿四周王公来奄商拜见的子和,最近脾气不怎么好。

这群王公根本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全部用现在瘟疫横行作为推辞。

甚至连祭祀,都是敷衍了事,将他们封地内的老奴发来,一个个要么缺胳膊,断腿,要么蓬头垢面,行将就木。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根本就是在打子和的脸,怎么能叫子和不生气?

现在,子旬弄出了个意见箱,是几个意思?

他可是王!这群王公就该听他的!是真的不把他当回事吗?真以为他不敢掀桌子吗?

不过子旬无奈的说:“和,有些时候,咱们不能亲自下场做事。你是王,你的命令是命令不假,但没有利,谁肯听咱们的?”

子旬这几天踌躇了一二,就去找鲁父要了《处世书》的甲骨文抄本。

自己研读了一二,他对于辛屈提出的,应该“驱民以利”这个观点很赞同,因为现阶段宗教处在鬼神信仰时代,泛灵且繁杂,你想要用统一的宗教驱动所有人,很难的。

稍有不慎,就是冲突内耗。

所以,宗教信仰应当被丢在边上,有用的时候用,没用的时候不用管,先把“利”给足了,让下边的人能相信,跟着你混,你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那么对于“驱利”怎么行驶,辛屈就打了不少哑谜,一直在叮嘱鲁父的是:“世事不患寡而患不均。

自然禀赋有限,人多则均少,人少则均多。

故小族望大山,虽得一时安寝,但人多则乱。

而大族临四方,当立阶级,分门别类,学而优则仕,出而杰则进,有功当赏,有罪当罚,无能且下,不可私,不可枉。君者亲贤,不可佞亲。”

子旬看完了这一段,以及一定的释义之后,立刻醍醐灌顶,明白了为什么子和对自己的态度变化这么大。

因为子和是侥幸夺位,子更现在还躺在偏殿内,子和也不敢杀他,只能寄希望他是自己病死。

所以,子和一上来就把关键岗位换成自己的人,但还是不够。

可是,各个占据要职的王公,这会儿全部躲在自己的封地里,他们不出来,就不能移交身上的职能,子和也不能直接抢,不能抢就不能安抚自己的麾下,于是子旬提出来的各种意见,以及相关的方向,很容易被子和否决。

因为子和要的是将更多的位置留给自己的人,稳住基本盘,而不是帮着自己的弟弟搞事。

自己这个弟弟,已经有自己的地盘了,最近也抢了不少,再给他子和与手下的利益都会受损。

所以,在均与寡面前,子和选择了寡兄弟而均手下,这样一来手下对他可以忠心耿耿,兄弟还有兜底,顶多现在不满,未来可以适当给点补偿。

子旬如此盘算一二,知道如果直接当面说了,一定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得迂回。

“和,意见箱的作用,并不是让我们听从贵族的话,相反是让我们用一伙贵族去打另一伙贵族。

你是王!掌握祭祀,让贵族们提意见,完全可以让暗中命人交代他们,在官职增设、地盘调整、赏赐规格这些方面提建议。

但想要通过,需要进行商量,商量出合适的方案之后,再进行祭祀,请帝来给我们裁断。”

子旬说到这里,子和的眼底闪烁灵光:“你是说……”

“嗯,如你想的那样,最后的裁断你握着,我们要贵族来商量,细则必然多,既然多那就列陈于龟甲,占卜吉凶,几条一起来,最后变成一个典。册于众人知,只要多数人同意,外加帝同意,那么你不就做到了让大部分贵族听命吗?”

子旬看子和踱步思考的兴奋模样,也知道了这个家伙基本上是同意了他的想法。

接下来……

“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怎么让这些贵族都过来参加呢?”

“很简单,定爵。”子旬抬起头来,声音冷静的说,“这些年来,内亲外戚,侯卫、子、男甸、伯、方伯等爵位十分凌乱,我们应该好好整理一下这个爵位规矩,然后来规定每个爵位等级允许拥有多大的土地和人口,一旦超过这个土地数量和人口,需要将爵位分配给其他长大的儿子。

用我们王的身份,来规定诸卫子弟的小子,是不是拥有继承权,要怎么分,包括为了王事累死累活的人,应该怎么分配爵位。

这样一来,所有的内服贵族都必须来,因为这个真切关系了他们的利益。”

“这……”子和皱眉,“还有别的方法吗?”

子旬愣住了,他原本以为子和会……怎么……

“算了,你下去,我好好想想。”子和挥挥手赶走了子旬,然后去找人来想了。

子旬木然的走出了王宫,子雨看到他的表情,也知道事情不顺。

等他们快速离开王宫,来到了子旬居住的台之后,子雨才说:“定爵的事情被否了?”

“嗯。”子旬不意外子雨会知道,因为子雨劝过他,有辛氏的爵位体系不适用现在的大邑商,叫他不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