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来自谢廉的教诲(1 / 2)

姬唐 乔木兮有思 1084 字 1个月前

众人回到家里,姬松这才第一次打看新建的爵府。

没有太大的面积,也没有任何奢华之处,看起来中规中矩。

三进的院子,这是按照国朝特定的规制建成的,没有人敢在这方面违制。

不过看到家里不少地方都是经过认为布置的,稍一想,就知道是娘自己操弄的。

和大家说了会儿话,姬松就和谢叔来到书房,走之前对不停往这边张望的小妮子笑了笑。

来到书房,算是彻底安静了下来。

“你到底知道些什么,为什么对长安的事情如此清楚?”

刚坐下来,早就满腹疑问的谢廉开口问道。

“谢叔对秦王,也就是当今陛下怎么看?”

姬松没有着急回答谢叔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陛下?”谢廉明显有些不明白,疑惑道。

“对。”

谢廉虽然不知道姬松为什么这样问,但是考虑到姬松往常的作为,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

“陛下啊!”

谢廉明显有些感慨,谁又能猜到,稳占上风的太子,竟然会在一夜之间满盘皆输。

而当今陛下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齐王身死,太子重伤不愈。太上皇李渊和已故窦氏所生的嫡子就只剩下秦王一人,他,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谢廉有些钦佩道:“不提过往种种,当今陛下对大唐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要不是身份限制,其实秦王才是最好的皇位继承者。”

接着却索然道:“唉!时也命也!太上皇操弄权术,玩弄人心,故意以秦王制衡太子。

但每当太子势弱,又很快打压秦王,这其间可以说是彻底断绝了皇家父子之间的信任和亲情。

每每给予秦王希望,又屡次使其绝望,使得父子兄弟之间如同仇寇。有因就有果,太上皇得到如此结局,也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谢廉说的这些话,可以说是有些大逆不道了。但他还是说了出来,可见他并没有将姬松当做外人。

“秦王准备起势之前询问过我。”姬松突然说道。

“什么?”

谢廉惊的竟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但是看到面无表情的姬松,好似想到了什么,舒了口气,就又坐了下来。

“谢叔好像并不好奇?”

“哼!这有什么可好奇的,你一消失就是半年,可见你并没有参与着件事。

不过,不参加也好,从龙之功虽然难得,但以你本事,还不需要这么做。”

谢廉没好气地看了眼姬松说道。

“嘿嘿!谢叔太看的起我了,不过我还是参了一手,至于是什么,此时时机未到,还是不说的好。”姬松对谢廉笑道。

“你啊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好好的一个人,参与这些事干嘛,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

对于谢叔的说法,姬松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

“对了,你这次出去这么长时间,不会只是避祸吧?”

谢廉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姬松说道。

“要不说谢叔眼光高绝呢,没错,这次出去,一是为了躲避这次事件,毕竟我这一大家子人全都靠我呢。

要是出点什么事,我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二嘛,我也不瞒谢叔,此次进山带了这么多人就是为了练兵。”

姬松没有隐瞒的意思,因为接下来,要做的事也瞒不过去。

“练兵?练什么兵?”谢廉有些莫名其妙。

“谢叔看看这个。”

姬松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取出一张纸条递给他。

“这是?”谢廉虽然疑惑,但还是将纸条接了过去,他也想知道姬松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谢廉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以为就是一份书信而已。但接下来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放下手中的书信,谢廉站起来在不大的书房中来回走动。姬松没有打扰她,自己端起茶杯喝口水润润嗓子。

“你打算怎么做?就靠着你那百十人?”谢廉直指问题的本质道。

“当然不是,虽然我对他们有着绝对的信心,但是人数还是太少了,要是有着数万人,小侄就敢直接冲击敌军军阵。”姬松摇摇头苦笑道,给谢叔的纸条上其实就是姬吕打探来的突厥军情。

“还算你有点自知之明,虽说你武艺不错,但是万军丛中,个人武艺并不能决定什么。

古有项羽乌江自刎,今有刘黑闼等人,他们都是勇武过人的将领。但是你看看他们一个个的下场,持勇斗狠之辈,是不能长久的。

你的武艺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你那护卫头领我确实亲眼所见,独自一人带着我和你叔母等人,一路上遇到乱军都是一个冲击就使得对方溃不成军。

但是据他所说,竟然不能在你手中撑过百余回合,可见你的武艺就算不如他,也是相差不远。”

姬松摸了摸鼻子,他知道谢廉的意思,无非是说不要太过依赖自身的勇武。古往今来多少勇武之人,都没什么好下场,谢叔的劝告姬松还是能够听的进去的。

他站起身来对谢廉躬身道:“多谢谢叔教诲,松必定铭记于心不敢或忘!”